close

0.後車站標題 0-1.臺北地下街的代言人--莉洋  

記得在孩提時期,只要家裡一有空檔,我母親會帶著我們兄弟倆,還有附近的鄰居,一起搭計程車到臺北後車站走逛。所以對於臺北地區商圈的記憶,後車站算是我比較記憶猶新的地方,儘管經過了鐵路地下化等種種建設,讓後車站商圈變化頗大。我想,下面就以我小時候對於後車站商圈的記憶,來介紹這個變化頗大的地方吧!

1.北平東路--臺北市公車處舊址  

↑本圖中有許多國道客運車輛停放的地方,就是以前的臺北市公車處最早的舊址。記得當時搭計程車經過北平東路這個地方時,我把頭往右一撇,發現「這裡怎麼有好多黃頭的公共汽車停在這裡啊!」之後每次搭計程車到後車站,經過這裡都會很好奇地把頭往那裡面停放的公車看。等到漸漸長大之後,我才知道原來這裡就是臺北市公車處位於北平東路的舊址!之後公車處因為搬遷到松德路(現在20路、277路所停放的『松德站』)的「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辦公大樓」,所以這裡連同建築,就荒廢了好長一段時間,沒有特別去處理。直到最近一、兩年,位於前方的國道客運轉運站啟用,卻發生車輛調度和司機休息的問題,所以市政府決定把舊公車處的建築全部拆除,變成了現在這張圖的模樣。從此,臺北市公車處舊有的風貌就此走入了歷史。因為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到這裡來,看到現在的景象,還是會想到孩提時期所看到大量公車停放的記憶。而公車處舊址的對面(也就是我拍照的這一側),正是重要的中央機關--行政院。

2.中山北路華陰街口 3.華陰街一景  

↑計程車從北平東路彎到中山北路復興橋旁的平面車道後,跨過昔日的縱貫鐵路平交道(也就是現在的市民大道口)後,前方有個專供迴轉和左轉的專用道,從那裡左轉,就可以進入如下圖中的華陰街。剛才提到位於北平東路的公車處,隔壁的鄰居正是臺北市交通大隊,在橋下迴轉道前面一點點的地方,是附屬交通管制工程處以前擺放很多閒置和故障的紅綠燈「倉庫」。因為我小時候對紅綠燈也很有興趣,所以每當計程車開到這裡準備左轉華陰街以前,我都會多看幾眼那一大群的紅綠燈,心裡都會想著「這些紅綠燈怎麼都堆在那裡呢?是壞掉了嗎還是備用品呢?」等到復興橋拆掉之後,當然原本擺放紅綠燈的地方也就消失了,當然車子開到中山北路之後,只能往北直行,已經無法左轉到華陰街了。

4.華陰街承德路口 5.昔日的臺汽北站  

↑上圖是華陰街和承德路的路口,以前計程車開到這裡,都會左轉到承德路上。在承德路以西的路段,車輛通常都不會進入裡頭,而是直接左、右轉到承德路上。下圖是以前台汽客運北站,主要提供如新竹等地的國道客運路線為主。台汽客運民營化為國光客運之後,已經將此站廢掉,當然也就沒有相關的客運車輛在此停放了。

6.京站--以前的建成國中  

↑這裡就是所謂的「京站」,其實京站的舊址是以前的臺北市建成國中舊址,之後因為興建京站和轉運中心,變更附近都市用地,該校目前已經遷移到長安西路上,和舊市政府的「當代藝術館」共用。

7.承德路和市民大道(鄭州路)口  

↑承德路和鄭州路口,也是整個後車站區域中變化相當大的一個地方。在很久以前,因為受到臺北車站鐵道阻隔,前方路口處以前是一道很長的圍牆,因此這裡就形成了一個大彎道。在鐵路地下化之後,這一帶重新開發,把承德路拉長到忠孝西路口,而鄭州路也因此拉長到中山北路口,加上市民大道高架段興建和平面段道路整理完成,也讓這一帶變成今日的全新風貌。當然,以前計程車從華陰街左轉到承德路後,就直接沿著彎道,行駛到鄭州路上了。

8.鄭州路太原路口 9.太原路口  

↑從承德路彎進鄭州路後不久,我們就在這處路口--鄭州太原路口下車。在上圖對面正在施工的地方,也就是以前臺北車站位於鄭州路口的出入口,因為是在後方,所以當地人管他就稱之為「後車站」。記得以前來後車站遊玩,我們在這裡要下車時,總是會有幾個男子走過來,看似好像要搭訕,其實是要詢問「請問是不是要到宜蘭的?」因為依照以前臺北車站發車的位置,後車站的月台是以前往宜蘭、花東地區為主。有些計程車司機想要搶台鐵的生意,為故意在太原路口一帶盤據,藉此找找看有沒有到宜蘭的旅客。當然隨著鐵路地下化,發車月台逐漸統一到現在臺北車站地下層後,在後車站拉客的景況已經不復見。不過,在現在車站大門西側,還是會有以前往宜蘭的計程車隊在此集結,不過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幾乎用「搶」客的方式招攬旅客。不過,其實想想,被拉客的感覺,還是覺得有些不太舒服(這點以前常帶我們到後車站玩的母親,應該是感受相當深刻的吧)......

9.太原路口 10.華陰街太原路段 11.太原路一景  

↑從太原路路口下車後,我們一行人隨即從該路口出發,在後車站一帶走逛了。後車站商圈之所以出名,主要是因為這一帶的商家,多半都是以「批發」為主軸,所以商品所賣的價格會比一般店面或是百貨公司的價格便宜很多。過去這裡因為靠近後車站入口,所以有些遊子在逢年過節回家之前,都會到這邊買個應景的禮物,然後再去買火車票回家。以前常來到這裡,主要還是因為這一帶的玩具很多,而且價格都蠻划算又多樣化!孩提時期所購買的玩具,有一部分是從後車站商圈的玩具店購買的喔!在第二張圖中,是華陰街和太原路口,這一帶(華陰街)現在已經規畫成徒步區,車輛是不能進入的。

12.長安西路太原路口(1) 13.長安西路太原路口(2) 14.長安西路太原路口(3)  

↑長安西路和太原路口,記得這一帶以前開好多玩具批發店,從模型玩具到後來流行的任天堂紅白機主機和遊戲卡帶,所有產品通通便宜賣!不過隨著時代變遷,這裡已經有好幾家玩具店已經歇業轉手,也讓我對昔日這一帶到處都是玩具店的印象成了永恆的記憶。比如說上面第一張圖紅綠燈旁的這家店舖,以前也是一家相當大的玩具批發店,不過後來轉手了。在長安西路上,還是有幾家以飾品為主軸的店鋪還在營業中,每年聖誕節前一個月左右,這裡到處都會販賣相關的聖誕樹、燈飾和小零件,相當熱鬧。至於如第三張圖和太原路在長安西路北的地區,主要賣的是以塑膠製造的批發產品為主。

16.長安西路街景(1) 17.長安西路街景(2)  

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長安西路一帶的街景吧.....儘管店家分布和過去已經變化了很多......再來要走到重慶北路去囉。

20.昔日的大批發百貨後車站店  

↑來到後車站,重慶北路也是當時我們不會錯過的逛街處。在本圖中掛著銀行招牌的大樓,不曉得還有多少人記得?這棟大樓是很早以前設立在後車站的重要百貨公司指標「大批發百貨公司」。以前走到這裡一定會跑進去吹冷氣、買文具用品或書籍,我還記得那時在大批發百貨買了第一雙溜冰鞋呢!後來大批發在信義路通化街口也開了第二家,在經濟起飛的環境之下,生意可說是好得不得了。但是十多年前,因為經營上的問題,大批發百貨熄燈,位於後車站和通化街的營業據點當然就轉手他人經營其它行業了。想到這邊,不禁有些懷念以前來到後車站的時光,沒想到,時空變化居然是如此快速。

23.長安西路往承德路街景 25.長安西路往中山北路口方向  

26.當代藝術館(舊時的臺北市政府)  

↑逛完後車站之後,一行人隨即搭上計程車,從長安西路那裡離開回家。途中,會經過如第三張圖所示的這棟建築物,其實剛在在「京站」那裡時略為提了一下。這個地方,是以前臺北市政府的舊大樓,當然那時年紀還小,那知道市政府大樓是什麼呢。後來市政府搬遷到現在的信義區市府路一帶後,這裡的舊建築重新運用,變成了「當代藝術館」,所以有些文藝活動也會在這裡舉辦或展覽。前面也提到,因為興建京站和國道客運轉運站之故,原來的建成國中,也牽到這裡繼續使用。

離開這裡之後不久,隨即車子右轉中山北路上復興橋,孩提時期的後車站短暫之旅就結束了。當然後車站的變化,就是從鐵路地下化開始的。剛才提到太原路口一帶,這邊有個相當別具意義的紀念廣場:

29.懷舊廣場(位在鄭州路和太原路口) 31.懷舊廣場一景  30.懷舊廣場簡介  

↑這是後來興建的「後火車站懷舊廣場」,對於喜愛平面鐵路的「鐵道迷」來說,昔日布設在臺北車站周遭,乃至於西門町一帶的鐵路,對他們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回憶。自從臺北車站一帶鐵路地下化完成之後,周遭的環境也改變了不少,對於鐵道迷來說,更是少了一個生活上的寄託。在民國90年,經由市政府和大同區公所的規畫之下,於現在鄭州路與太原路口,規畫了這處「後火車站懷舊廣場」讓大家來緬懷過去火車在平面上行駛的那段歲月。

27.懷舊廣場的火車 28.火車車身  

↑在廣場上也特意打造了一個月台,和一輛模仿舊時期的火車,讓大家懷念以前在平面月台搭火車的日子。火車的顏色分配,我想,應該是舊時的復興號吧?

在鐵路地下化之後,多多少少也對後車站商圈起了一些變化,就如同剛才在文章所述,原本位於太原路上、乃至於長安西路上的玩具批發店面,很多都已經轉手停止營運。如此的快速變化,到底是為什麼呢?

32.臺北地下街(1) 37.臺北地下街(6) 39.臺北地下街(8)  

↑因為從12年前,位於鄭州路下方出現了「台北地下街」,有的商家變順勢將店面搬遷到這個地方來營運。起出台北地下街的逛街人潮並不如預期,之後,因為大量的電子產品、動漫玩具、電玩遊戲,乃至於最近幾年流行的「女僕咖啡館」,都在地下街開幕營運。因此,每逢假日,台北地下街的逛街人潮一天比一天還多,也間接提升了許多商家的生意。這,應該可以用「倒吃甘蔗」來形容吧?不過,地下街的發展還不只於此,因為從2011年下半開始......

42.莉洋  

↑台北地下街請來了一個虛擬動漫人物來此代言,是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子,她叫「莉洋」。年齡上設定為12歲,是因為配合台北地下街創立12年的緣故。自從這個莉洋模型開始在地下街各出入口輪流展示以來,吸引很多民眾前來拍照,也意外地給了發展多年的地下街,進入了全新的階段。

只是,各位有沒有發現莉洋模型的頭和身體,比例上似乎有些許落差?

雖然地下街的成立,或多或少也影響了原本後車站商圈的發展,但是就個人的觀點,目前來說後車站批發的模式和地下街的發展並不完全衝突,各有各的客源。將來,整個後車站商圈還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?

45.臺北地下街需要大家的公德心來守護!  

↑就讓我們一起來守護這得來不易的榮景吧!不管是地上的後車站商圈還是地下街商圈,後車站的繁榮,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維護,讓後代的人有機會來享受!

*按:莉洋模型的照片是在今年(101年)2月底拍攝,目前去地下街暫時看不到莉洋模型。因為模型本身遭沒有公德心的民眾破壞,現在正在修理,因此,呼籲大家,請愛惜我們身邊的公眾藝術品,不要隨意破壞,讓每個人都有欣賞的機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辰岳(銘人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